DC漫威联动漫画,DC漫威漫画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自然在理,可以将之引申至电影行业,指代类型片在不同时代下的风起云涌,交替更迭。就像当年意大利西部片、美式动作片在上世纪各自统领一段时期的电影市场一样,如今统治电影市场的则是超级英雄电影。在2000年《X战警》燃气银幕超级英雄大火之后,漫威与DC,两大行业的巨头便携手开启了超级英雄大时代。漫威电影宇宙的建立,在《复仇者联盟2》公映之前,全球票房已超过70亿美元(截至目前复联2的全球票房已达到8.75亿)。与此同时,DC旗下的超级英雄们也必须加快前进银幕的步伐。现在,就来看看漫威和DC两大公司的电影市场布局,以及谁能占据更大的优势。
第一部分 电影市场布局纵览
一、漫威篇:建立宇宙稳扎稳打
1、漫威电影宇宙
2006年,当漫威影业主席凯文·费吉宣布打造漫威电影宇宙(MCU)的时候,或许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同一公司的作品整合为一个世界观,这在影史上还真罕见,尤其是对于刚刚成立的漫威影业来说。虽然漫威漫画中统一的世界观早已根深蒂固,但拍电影不是画漫画,不但制作周期让战线拉得太长,而且世界观如何统一也是个大问题。在上世纪,漫画英雄电影数量驳杂,既有《超人》、《蝙蝠侠》这样来自同一漫画公司角色的卖座电影,也有《魅影奇侠》、《至尊神探》等这样根据各自畅销漫画改编的中小成本制作,但全部都是各自为战,它们虽然承担了美漫文化走向世界的排头兵,但除美国本土之外的观众甚至很少知道,超人和蝙蝠侠曾多次并肩作战,也几乎没人了解一个叫做正义联盟的组织。
但漫威影业显然心中有谱,没人知道电影宇宙的计划在漫威高层脑海里形成了多长时间,但起码从《钢铁侠》第一部时就已经规划好了未来10年的大方针,从小罗伯特·唐尼一签就是6部片约上可以看出。在2008年4月30日,也就是《钢铁侠》全球公映的第一天,漫威官方正式开启独立于漫威宇宙(Earth-616)和终极宇宙(Earth-1610)的新宇宙——漫威电影宇宙,编号为Earth-199999。
《钢铁侠》的全球5亿票房成为漫威打开电影宇宙大门的敲门砖,也向全世界宣布漫威电影宇宙并不是纸上谈兵,漫威影业放出了大量后续漫画英雄改编计划,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条走向《复仇者联盟》的路线图,而且让几位主要角色以道具彩蛋或者客串的方式互为亮相,将彼此独立的电影通过这种方式串联起来,这是一招非常明智且具有创新意义的举措。诸如全球卖座大片的种种剧情走向和彩蛋直接指向了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漫威六大主力全部亮相,并在全球范围内笑纳了15亿票房,也代表着漫威电影宇宙的成功商业运作。
2.未来计划
漫威电影宇宙最被影迷津津乐道的地方,就是让旗下英雄角色分阶段、分批次、有计划性的逐步递进出现,而非一窝蜂的倾巢出动。这样做得好处便是将战线拉长,利用彩蛋串联的形式为下一个登场的作品作预告,吊足观众胃口,每阶段再以一次集团作战作为终点,观影欲望通过之前作品的撩拨而燃至一定程度后爆发,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并以团战结束开启下一阶段。以此类推,致使漫威电影宇宙的作品成绩就像一支优绩股票那样划出一道美丽的上升曲线,依照这种排布方式,漫威电影宇宙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哪里是峰值无从知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