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王
编辑|孙盛达
1984年是王朔过境的一年。在那之前,他运气不好。他创业了,创业失败了,恋爱了。没有一个女孩能和他长久相处。
面对这种灰暗的生活,王朔不甘心屈服。他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考虑到他为了高考已经下了很大功夫写作文,他觉得写文章可能能吃饱饭。于是在这一年,他写了一部小说,取名《空中小姐》,发表在《当代》杂志上,正式进入文坛。
这年夏天,王朔、文学编辑马未都和其他几个朋友跑到北京舞蹈学院。在旅途中,他遇到了中国舞蹈系大专生沈。看到漂亮的沈,王朔很喜欢她,就去她宿舍找她聊天。直到晚上10点他才想走,直到马未都再三示意该他走了,他才依依不舍地走了。临走之前,他和沈互相留了电话。他对沈说:“你要是实在无聊,可以找我。”
年轻的王朔和马未都
在那之后,虽然他们可以在电话里交谈,但他们看不到真正的人,王朔感到无聊,所以他打电话给沈,请她去玉渊潭游泳。沈同意了,那天他们谈了很多,他们之间的心灵距离很近。
不久后,沈在天桥剧场出演舞剧《屈原》,王朔跑过来看。当他看到它的时候,他发现有些不对劲。他发现现实中的沈很美,舞台上的沈更美。那一刻,就有了和沈结婚的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王朔意识到自己是真的爱上了沈。他更积极地与沈联系,沈也积极地回应他。慢慢的,两个人都不再和其他异性交往,每天都见面。有一次王朔出城去了一个月,没有给沈写信。他回京后,发现沈的嘴里有个大流星泡,一见到沈,沈就使劲捏他的手。那一刻,王朔觉得沈就是他期待的女人。王朔和沈确认了男女关系。
王朔走了,沈走了。
大学毕业后,沈被分配到东方歌舞团工作。对于美丽的沈,她身边自然不乏追求者,但沈拒绝了他们。被拒者一打听,沈和一个长相一般的叫王朔的作家相爱了,有些人上气不接下气。于是一个人去了东方歌舞团,跟东方歌舞团的领导说,沈的男朋友王朔是个骗子,是个流氓,人品特别不好,专门玩女人。首领一听,吓坏了,急忙找沈谈话,告诉她王朔的“劣迹”,希望她与王朔绝交。
成为王朔女朋友的沈,一直相信王朔。她明面感谢领导的关心,暗面紧跟王朔。
对于当时的王朔来说,找到沈这样一个漂亮、有教养、善解人意的女朋友,真的是祖上的一种美德。他决定记录他们的爱情故事,于是他带着沈写了一篇名为《浮出海面》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他们的爱情生活,并于1985年发表在《当代》杂志上。
那时候王朔虽然写小说能挣点钱,但是挣不了多少钱。沈在东方歌舞团跳舞只能挣5元钱,而且还得吃强化食品。沈每月的工资一个月所剩无几,他们的生活十分拮据。
当时,当王朔和沈终于下一次在外面吃饭时,王朔紧张地吃着,担心自己身上的钱不够。后来,两人穷得连快餐店都不敢进了。有一次,沈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后台洗澡,皮衣和手表被偷了。因此,王朔不得不花很多钱给沈买了一件旧外套,而他穿的是沈的旧羊绒衫和的外套。
看到沈和自己一起受苦,王朔很难过。当时他想赚大钱,改善生活,但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写作上。为此他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写啊写啊写。终于有了稿费,他舍不得花给自己。他用货款给沈买了些东西,但是王朔不太会买东西,经常乱花钱。王朔给沈买的高统靴都是歪的。
好在王朔真的很有才华。1986年,他出版了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面对阶段性的胜利,王朔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继续写小说,一头扎进《名利场》。
面对王朔对名利的执着,沈觉得自己和王朔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没有以前那么幸福了。一天在家里,沈在王朔面前叹了口气。她对他说:“我真的不想让你出名。真希望我们能一直这样。”听了沈的话,王朔非常高兴。他知道沈深爱着他,并没有抛弃他。当时他认为“名利”都是扯淡。他说他不会让名利成为他生活的主要目的。然而,当时的王朔被困在《名利场》中而不知情。
经济条件有所好转的王朔,也愿意给陪伴多年的沈一个交代。1987年,他们结婚了。一年后,他们的女儿王米出生了,王朔,一个新爸爸,非常高兴。这一年,让王朔开心的不止一件事。这一年,他的小说《顽主》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浮出海面》等等都被拍成了电影,王朔彻底红遍全球,名声大噪。这一年也被媒体称为“王硕年”。
成为名人的王朔身边也聚集了一批有实力的朋友,如郑晓龙、叶静、叶大鹰和赵宝刚。当然,在那个时候,他有一个“弟弟”冯小刚陪着,他还没有出人头地。
1994年,王朔想在电影和电视行业有所作为,所以他和冯小刚一起创办了一家名为“好梦电影”的公司。他越来越忙,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陪伴女儿的成长。沈曾伤心地对他说:“你错过了你女儿成长的许多时刻。”但是王朔当时在名利场sturm und drang,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让沈没想到的是,王朔没有时间陪女儿,却有时间陪一个女大学生。王朔是1994年偶然认识的。
了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大二年仅20岁的徐静蕾。那时的徐静蕾会写文章,会画画,还玩摇滚,俘获了王朔的心,王朔被徐静蕾迷得五迷三道的,徐静蕾对比自己大16岁而且才华横溢的王朔也是很敬仰,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之后,两人暗度陈仓了。
王朔和徐静蕾打得火热,难免一些行为就很反常,作为王朔的妻子,沈旭佳太了解王朔了,她知道王朔“出事”了。沈旭佳也没想到王朔和徐静蕾之间的事情很快被大众知道,以至于他们的女儿王咪被同学指着杂志里的徐静蕾的照片问她:“你爸怎么看上她了?”
对于深知一切的沈旭佳,她不吵不闹,静观其变,也许她觉得王朔对徐静蕾的新鲜感结束之后就会回归家庭,她也不想女儿失去完整的家庭。可是她没想到徐静蕾这小姑娘是那么彪悍,竟然找到她,对她说:“我已经在你家大摇大摆出出入入,你就把他让给我吧。”看着眼前“为爱痴狂”的徐静蕾,沈旭佳很冷静地对她说:“你不懂,我是他妈,你代替不了我。”
面对“旧爱”和“新欢”,王朔怂了,他没有魄力解决他们之间的三角关系,他选择了逃避,他离开了家,跑到宾馆居住,还告诉女儿自己是需要安静地在宾馆写小说。
沈旭佳给了两年时间让王朔处理和徐静蕾之间的关系,可是王朔依旧没怎么处理,沈旭佳知道此时的王朔已经不是她以前喜欢的那个王朔了,她的心死了,1996年,沈旭佳选择了和王朔离婚,她带着女儿王咪远走美国。
沈旭佳走了,女儿也走了,曾经温暖的家里变得空落落,王朔很伤心,可是他明白这一切怪不了别人,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但让他伤心的事情并没有在1996年结束,1997年全国掀起了批判王朔的风潮,他跑到美国“避难”,他和冯小刚的“好梦电影”公司拍的几部电影也被“封杀”。那时徐静蕾也大学毕业了,原本可以在“好梦电影”公司演演女一号,可是王朔自身难保,他只能将徐静蕾推荐给朋友,于是他将徐静蕾推荐给赵宝刚,希望赵宝刚能重用徐静蕾,没过多久,徐静蕾成了赵宝刚执导的电视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里女一号“吕月月”的扮演者。
王朔在美国躲了半年后就回到了国内,对于徐静蕾,他有求必应。王朔的想法也很简单,他觉得在北京50年代的女艺人代表是刘索拉,60年代的女艺人代表是王菲,他希望70年代的女艺人代表是徐静蕾。
徐静蕾也很争气,接连出演了《开往春天的地铁》《我爱你》《我的美丽乡愁》等电影,她声名鹊起,还凭借《开往春天的地铁》获得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不过徐静蕾并不满足于成为一名演员,她还想当导演,于是她自编、自导、自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导演作品《我和爸爸》,王朔为她拉来叶大鹰做主演,找来姜文、张元免费客串。最终这部电影拿下了第四届华语电影大奖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提名、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奖、金鸡奖最佳处女作奖。紧接着她又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并且凭借这部电影获得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5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评价徐静蕾为“中国电影界有革命性的代表人物”。徐静蕾在影视界慢慢有了丰厚的资源,她的翅膀硬了。2010年徐静蕾和黄立行合作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两人因戏生情,徐静蕾成为了黄立行的正牌女友。
面对徐静蕾有了新的感情生活,王朔自然很落寞,他婚也离了,到头来也没能娶徐静蕾为妻,但他也是明白人,他不多说什么。反而徐静蕾并没有因为和黄立行谈恋爱而不理王朔,她给王朔买了一栋别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她会保持每天和王朔通话一次。而王朔也找到了新的情感寄托,他遇到了王子文,并扶持王子文成为知名女星。
王朔、冯小刚、王子文
然而王朔的年纪也慢慢大了,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他也没多少钱。徐静蕾念他曾经对她的好,邀请他成为她的新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你知道》的编剧。当有媒体再次问起他们之间的关系时,徐静蕾说:“王朔是我的良师益友”,王朔说徐静蕾是他的“红知”。王朔也直言他死后所有的钱都归徐静蕾所有。
对于如今的王朔而言,经历了那么多,让他感到最愧疚的还是觉得对不起沈旭佳和女儿王咪。他说:“我对不起女儿,对不起沈旭佳,我是她俩的奴隶。”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记者问他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会重新选择家庭吗?王朔坦言:“还会选择”。在那次采访中,他反思了自己曾经的选择,他认同了“家庭就是年轻时去经营,到老了开始收利息的说法”并且自嘲地说:“但我放弃了,我感觉人生这场戏我演砸了。”
王朔也曾找过沈旭佳尝试着复婚,但是沈旭佳拒绝了他。离婚之后的他们渐行渐远,曾经的恩爱早已如梦幻泡影。
2013年王咪和画家朱建新的儿子朱砂在北京举行结婚典礼,沈旭佳从美国回来参加女儿的婚礼,王朔的好朋友们冯小刚、刘震云、陈丹青、赵宝刚都来到了婚礼现场,可是王朔却没有来。陈丹青解释说是王朔“没有勇气站在这儿”,王朔怕他会痛哭,而外人也不免猜测还有一个原因是王朔不知如何面对沈旭佳。
王朔女儿王咪结婚现场图
如今沈旭佳在美国,生活得简单、平淡。王朔的生活也恢复了曾经的平静。名利双收的徐静蕾则继续和黄立行谈着恋爱。他们之间所有的恩怨情仇在时间的长河里,随风飘散。
对于沈旭佳而言,曾经很痛苦的事情,如今想起也能莞尔一笑,一切都过去了。
沈旭佳近照
徐静蕾和黄立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