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区未解之谜网

未解之谜与世界之最,猎奇文章

首页 >  历史趣闻 >  民国盗墓史

民国盗墓史

时间:2022-07-08 作者:迷迷 来源:51区未解之谜网 手机阅读

《民国盗墓史》是2012年3月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倪方六。主要讲述了民间盗墓、军阀盗宝、洋人考古三大内容

基本信息

书名

民国盗墓史

作者

倪方六

类别

全2册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5c6fd95a923dd075!400x400.jpg

出版时间

2012年3月1日

定价

70.00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目录

1基本信息

2内容简介

3民国盗墓

4图书推荐

5内幕卷

6秘术卷

7图书目录

8图书前言

9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书名:民国盗墓史 (2卷)

作者:倪方六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3-01

定价:70:00元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版次:第1版

折叠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断代盗墓史。

本书所述时间跨度,自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起,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兼涉民国之前的10年(1902-1912年)。这其中,又以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以前的旧中国盗墓活动为主。

全书内容,包括民间盗墓、军阀盗宝、洋人考古三大块,对民国期间发生的大家知道和不知道的主要盗墓事件,进行了追踪调查。

折叠编辑本段民国盗墓

民国盗墓的五大特征

民国盗墓,一团乱象。

总结起来,民国盗墓是整个中国盗墓史的一个缩影,乱象之下是一种疯狂,其严重程度可以用"前所未有"来概括,为整个中国盗墓史上罕见现象,具体呈以下五大特征--

1.总体特征:"全民盗墓",参与人数众多。

从一起又一起盗墓事件来看,盗墓者中既有专业的盗墓贼,又有军阀、探险家、传教士、农民工等"客串"的非专业盗墓者;既有普通民众,如洛阳、长沙一带有好多盗墓"专业户",又有军阀、官员,如盗清东陵墓的孙殿英、盗斗鸡台的党玉昆、盗辽圣宗陵的林西县县长;既有个体零星盗墓,又有群体性规模化盗墓,其中以群体盗墓最严重,如寿春盗楚幽王墓、卫辉盗明潞王妃墓、民国三十四年二盗清东陵,都是"大家一起挖"。其中,专业盗墓行为诡异,神通广大,奇招巧技迭出;非专业盗墓盲目跟风,滥挖乱刨,手段五花八门。可以这样说:群众盗墓明目张胆,遍地开花,最为常见;官员盗墓堂而皇之,蒙蔽民众,最为恶劣;军阀盗墓无所畏惧,破坏严重,影响最大。

2.畸形特征:洋盗墓贼出现,外籍人士与本土盗墓贼合力助推民国盗墓热。

如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西域盗宝,法国考古学者谢阁兰在西南挖墓,比利时神父闵宣化、凯尔温在内蒙古"调查"活动,日本僧人橘瑞超、考古学家滨田耕作等人在西北、东北的"探险"、"考古"。这种外国籍人士如过江之鲫般地来华盗墓,是中国土地上以前和之后的盗墓活动中所没有过的现象,系畸形盗墓。

3.手段特征:盗墓手段丰富,技术进步。

为了提高盗墓效率,洛阳当地盗墓贼还发明了一种半圆形瓦铲,这种铲子后被命名为"洛阳铲",如今仍是一种盗墓利器;长沙盗墓贼则发明了"短柄锄"。而现代盗墓贼惯用的爆破盗墓技术,也是民国盗墓贼率先使用的,如孙殿英盗清东陵时便使用了炸药。

4.文物特征:出土文物数量惊人,呈爆发式增加。

以青铜器为例,据文物圈估计,民国前300年文物的出土量也没有民国期间30年出土的多。

5.后果特征:文物流失严重,造成的破坏无可挽回。

被盗毁的古墓数量惊人,如洛阳一带,民国年间约有5万座古墓被盗,盗走的文物达50多万件。销赃方面出现了产业化现象,国际文物走私猖獗,流失严重。据保守估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达1000多万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盗墓出土,这些珍贵文物现在很难追讨回来。

折叠编辑本段图书推荐

埋在地底下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

揭露民国时期,做官的、为民的、当兵的、外国人争相盗墓、挖宝、"探险"、"考古"的幕后真相,挖出正史隐藏的盗墓狂人,寻觅野史背后的摸金事迹。

逐步破解黑话、工具、搭伙、探穴、看土、断代、识墓、寻宝等各项盗墓技术。民国时期,官、民、兵、洋一起努力盗墓,由于引入了西方文明科技,盗墓技术纯熟完善,已达巅峰。

折叠编辑本段内幕卷

名称:民国盗墓史·内幕卷

ISBN:9787511321725

官贼、民贼、兵贼、洋贼争相盗墓,推动民国进入中国最疯狂的盗墓时代。

本书披露了洛阳东周王陵、宝鸡斗鸡台先秦遗址、寿县楚王墓、赤峰辽代帝陵、北京明十三陵、新乡明封王陵、河北清东、西二陵、北京王爷坟、西域历代墓葬等众多古墓古迹被盗掘、破坏的详细经过和事实,揭露了从林西县长、普通乡民、专业盗墓贼,到党玉昆、孙殿英、李品仙、汤玉麟等各路大小中国军阀,再到英国人斯坦因、瑞典人斯文?赫定、日本僧人橘瑞超、考古学家滨田耕作、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等一批"文化洋盗墓贼",在民国年间盗墓、挖宝、"探险"、"考古"的动机和真相。全书图文并茂,收藏数十幅图片。其中一些关于珍贵遗产被毁的图片,令人触目惊心;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翔实可靠。

折叠编辑本段秘术卷

名称:民国盗墓史·秘术卷

ISBN:9787511321695

本书分列探秘篇、考证篇、组织篇、工具篇、绝技篇、寻访篇、追踪篇、遗憾篇、文物篇、僵尸篇、摸金篇、杂闻篇共十二大篇,集中曝光了盗墓圈黑话和行业风俗信仰内幕;介绍了民国时期盗墓界南北二派、十大圈子的搭帮结伙六字诀,以及钎、铲、锄三大盗墓工具的制作使用;整理了"看穴、探土、断代、识墓、寻宝"五大盗墓绝技;破解了僵尸、诈尸之谜,以及自唐代至民国的种种反盗墓手段。

折叠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折叠内幕卷

绪论:民国盗墓乱象

● 民国盗墓的五大特征

● 引发民国盗墓的三大规律

官民"刨古董"篇

● 县长盗墓--从辽圣宗陵内盗得一把古剑

● 盗墓救荒--一次盗出古物多件

● 盗明潞王妃墓--从棺材内弄出两口袋宝物

● 夜盗瑾妃墓--一件稀世宝物砍割份分赃

● 盗明十三陵皇妃墓--从万贵妃头上摘下金顶凤冠

● 民国最大规模盗皇陵运动--"二盗清东陵"的是是非非

● 民国最特殊的盗墓活动--清王爷后代"挖祖坟"

军阀"挖宝"篇

● 靳云鹗·新郑挖宝--挖出的东西如今是国宝

● 党玉昆·西府挖宝--挖到了一座"地下宝物仓库"

● 孙殿英·东陵挖宝--中国"泰姬陵"遭劫之真相

● 马鸿逵·泰安挖宝--挖出唐玄宗的稀罕宝物

● 汤玉麟·庆陵挖宝--仅帝王随葬哀册便搞到了方

● 李品仙·寿春挖宝--挖出宝物运藏香港

● 民国军人盗墓怪现状

洋人"考古"篇

● 不忘带走"裹尸布"--英国人斯坦因西域盗宝

● "美丽的她":一具千年少女干尸--瑞典人的"探险"发现

● 盗挖了关羽儿媳墓--法国人来华"考古"调查

● 西域版"盗墓笔记"--日本僧人"探险"

● 盗出了轰动中外的学术成果--比利时两位神父在华"传教"经历

● 盗掘集安高句丽古墓葬--日本"考古学之父"在华"考古"活动

● 年挖了座东周王陵--一位加拿大主教在华盗掘记录

● 最严重的"滤坑"事件--日本考古组织对辽代帝陵的破坏

● 两次"盗骨"事件--日本人的另类"盗宝"

附录

附录:民国古物保存法

附录:民国采掘古物规则

附录:外国学术团体或私人参加采掘古物规则

主要参考资料

折叠秘术卷

探秘篇·盗墓黑话大起底

●盗墓行为类黑话--"支锅"、"倒斗"到底是啥意思

●"用具"黑话--晚上出去活动要带上"不夜"

●"死亡"黑话--"歪鼻子"并不是说某人五官不正

●"尸体"黑话--"咸鱼"、"肉粽子"都有来头

●"棺材"黑话--"等外套"是说没钱买棺材

●"坟墓"黑话--"水洞子"、"火洞子"都要谨慎

●随葬品黑话--"老鼠"原来是金子

●销赃黑话--"吃私"被发现会"成地仙"

考证篇·盗墓贼的祖师爷是谁

●中国传统行业神的秘密

●盗墓祖师爷和行业神

●北方盗墓贼供奉"五大仙"

●烧香·敬神·拜鬼

●盗墓与辟邪物

●盗墓贼的称呼--"发丘中郎将"不是实体"职称"

●"父子伙"一般出自盗墓世家

●盗墓"搭班子"六法

●民国盗墓帮派

工具篇·民国盗墓三件绝器

●钎:最简单最传统的盗墓利器--其绝在"嗅功"

●短柄锄:最灵活最有效的浅表探墓利器--其绝在"听功"

●洛阳铲:最神奇最好使的盗墓利器--其绝在"眼力"

绝技篇·盗墓五大通吃秘诀

●绝技一: 探穴秘诀

●绝技二: 看土秘诀

●绝技三 :断代秘诀

●绝技四 :识墓秘诀

●绝技五:寻宝秘诀

寻访篇·"洛阳铲"的发明

●"洛阳铲"的打制

●"洛阳铲"的发明

追踪篇·民国两大宝藏悬案

第一悬案:孙殿英盗宝去向之谜

●慈禧定东陵宝物清单

●乾隆裕陵宝物清单

●清东陵宝物五大去向

●传清东陵宝物一部分秘藏武汉

第二悬案:党玉昆盗宝去向之谜

●党玉昆盗获的宝物

●党玉昆盗获宝物流散路径

●宝鸡境内最神秘的藏宝地

遗憾篇·近代三大文化发现

第一大发现:殷墟甲骨--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

●诡异的甲骨巫咒

●甲骨发现的秘密

●甲骨伪造的开始

●甲骨失落调查

第二大发现:敦煌遗书--不是时候的发现

●一个小道士的大发现

●遗书流散痛史

●遗书,没有结束的遗憾

●西方"探险家"们的发现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发现

文物篇·民国六大传奇宝物

●"周代第一鼎"--寿县出土铸客大鼎传奇

●"王室第一宝"--夔纹青铜禁传奇

●茅房边发现"镇国之宝"--何尊传奇

●解放军在机场截下"镇院之宝"--莲鹤方壶传奇

●蒋介石不敢收的"寿礼"--后母戊方鼎传奇

●农民送粪发现了"金圪洞"--李峪出土青铜器与牺尊传奇

僵尸篇·民国盗墓涉尸奇闻

●乾隆皇贵妃"诈尸"发出"呻吟声"

●慈禧太后"诈尸"时"双眼微睁"

●孙殿英盗清东陵士兵奸尸真相

●年轻皇后惨遭辱尸

摸金篇·民国盗墓中的寻宝秘闻

●"摸金井"

●"挖金头"

●"淘金术"

杂闻篇·民国盗墓附记

●另类盗墓

●反盗墓

●主要参考资料

折叠编辑本段图书前言

据调查,很少有读者能认真地看序,但我还是照例,要在前面写上几句。

也确实想说几句。用正在流行中的"微博体"说吧,每段话绝对不超过140个汉字,轻松读,相信读者这回能认真看一看我的序了。

《民国盗墓史》这本书写得很纠结,这是我以前写作时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写作过程中,总有使命感、责任感、压力感……这类怪怪的念头闪出,有些人会说:需要这么严肃、这么认真吗?装吧。好像这些词汇我一个体制外的兼职教授,不需要。

先后自费、半自费去安徽、河南、山东、陕西、湖南、北京、四川……多个涉事地区调查。虽然没有全部跑遍,却比盗墓还要累人。

想起写《中国人盗墓史》,是因为2009年7月去上海电视台做节目;写《民国盗墓史》,起初也是因为上海电视台的节目,但能够早完成,则要感谢河南电视台。2011年初,中国数字电视文物宝物频道的《文物大讲堂》节目编导秦凌杰先生打来电话,邀请我去讲中国盗墓史。

文物宝物频道是河南电视台做的。因为"曹操墓"打假的事情,所以犹豫未定。虽然我未立即答应上《文物大讲堂》节目,《民国盗墓史》的写作进程却加快了。书稿即将完成时,于"五一"前后在郑州做了节目,写序时这期节目在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天都在播。没讲好,将就看吧。

我在《文物大讲堂》上讲的,与在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讲的完全不一样,是真正的盗墓史:黑话、祖师爷、行业神、黑驴蹄子、搭班子、洛阳铲、盗洞、看土、摸金绝技、识土秘术、随葬品、反盗墓……观众想知道的,我都讲了(编导剪掉不是我的责任),内容全都来自《民国盗墓史》。这也是在宣传我的书呢,呵呵。

《民国盗墓史》分成内幕卷、秘术卷两本,内容都是民国盗墓那些事儿。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内容完全不一样,没有重复。"内幕卷"披露了近20个"土贼"和近10个"洋贼"盗墓的内幕和细节;"秘术卷"相对比较杂,《文物大讲堂》所讲内容大部分来源于此卷。读者可以分开单独买,当然一起买也可以,那就要多花钱了。

除自己的调查、采访,我参考、引用了商承祚、李景聃、卫聚贤、王广庆、傅振伦、吴圭洁、赵振华、吴铭生、冯其利、于善浦、孙顺霖、刘鸿伏、罗宏才、刘明科等学者(恕不一一列出,详见主要参考资料)文章中涉及民国盗墓方面的材料。在此我深表感谢!

民国盗墓史之前一直没有人作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多是零散的、附带的、片段式的、带地域性的,也没有一本专题著作出版,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这次是带着尝试、填补研究空白的心态来完成《民国盗墓史》这本书的,不由得写作过程中会有使命感、责任感、压力感闪出呢。

我没有按常规的史学框架去写(那样没有人看),而是以市场书的架构来组织。如果阅读《民国盗墓史》后能说一声"这本书写得还行",我就知足了;如果能再说一声"这个人是第一个研究民国盗墓史的",那我就谢天谢地了。真如此,累也值!

《民国盗墓史》到底好不好,我不敢肯定,把尾巴夹起来吧,虚心接受专家、朋友们的批评指正!这是真的,真的心里话……需要即时交流的读者,请登录倪方六的实名微博,呵呵。

倪方六

2011年6月于南京郁金里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倪方六,资深记者,历史学者,江苏省考古学会会员,在考古学、盗墓史研究领域成就极大、影响甚广。著有《盗墓史记》《中国人盗墓史》《三国大墓》等多部影响广泛的历史畅销书。

上一篇: 陵墓建筑

相关文章

  • 产后头痛
    产后头痛
    产后头痛是中医古籍《回春录》的一篇,摘要:听泉明经之媳,新产后,头痛甚剧。孟英按脉,右甚滑大。与清阳明法,得大解而瘥。
  • 妊娠感冒
    妊娠感冒
    妊娠感冒是中医古籍《回春录》的一篇,摘要:承恩室,怀孕患感,昏谵不语,喜呕,便秘,汗出不解,脉涩,口干。乃营阴素亏,邪热内炽。以∶元参石膏知(母)(黄)芩(竹)茹贝(母)银花枇(杷)叶(白)薇栀(子)楝(实)(石)斛,投数剂而愈。夏氏妇,怀孕患感。医投温散,渐至气冲不寐,时欲痉厥,脘闷呻吟,渴难受饮。所亲张养之延孟英诊之,脉滑数而溢。与小陷胸(汤)加旋(复)、薤(白)、石膏、知(母)、栀(子)、(竹)茹、杏(仁)、腹皮、苏子、竹沥、海,
  • 白带
    白带
    白带是中医古籍《回春录》的一篇,摘要:妇女,患带下腰痛,足心如烙,不能移步。孟英投大剂甘露饮而瘳。
  • 疝气
    疝气
    疝气是中医古籍《回春录》的一篇,摘要:元章,年逾七旬,久患疝厥。每病于冬,以为寒也。服热药而暂愈,终不能霍然。孟英诊曰∶脾胃虽寒,肝阳内盛,徒服刚烈,焉能中肯?以∶(人)参(白)术枸杞苁蓉当归茴香菟丝鹿角霜桂枝茯苓楝实黄连吴萸橘核等药为方,服之。今数年无恙矣。庆云圃观察令郎,陡患偏坠,医与茴香、葫芦巴、乌药、荔核等剂,遂疼不可忍。因浼赵棠村鹾尹邀孟英视之。按其脉肤,甚热,曰∶非疝也。睾丸肿痛,必偏于右,此湿热时邪也。设以疝治,则必成
  • 痹证
    痹证
    痹证是中医古籍《回春录》的一篇,摘要:媪,年六十余,患腰腿串痛,闻响声,即两腿筋掣不可耐,且必二、三十次。卧榻数载,诸药罔效。孟英察脉沉弦,苔腻便秘。亦因广服温补而致病日剧也。与∶雪羹羚(羊角)楝(实)胆星橘络竹沥丝瓜络,吞礞石滚痰丸及当归龙荟丸,四剂,大泻数十次,臭韧异常,筋掣即已。乃去二丸,加(山)栀、(黄)连、羊藿,服六剂。即健饭而可扶掖以行矣。某妪,患腰痛胀欲捶,多药不效。孟英视其形虽羸瘦,而脉滑痰多,苔黄舌绛。曰∶体虚病实
  • 癫狂
    癫狂
    癫狂是中医古籍《回春录》的一篇,摘要:某,戊年冬,醉饮夜归,为查段人员所吓,神志即以渐昏,治之罔效。至于不避亲疏,裸衣笑骂,力大无制,粪秽不知。己年夏延孟英视之,用∶石菖蒲远志龙齿龟板犀角羚羊角元参丹参知(母)(黄)柏栀子龙胆草枳实黄连竺黄竹沥石膏赭石黑铅铁落,出入为方,十余帖,吐泻胶痰甚多。继予磁朱丸,渐以向愈。李叟,年逾古稀,意欲纳外家,虽露其情,而子孙以其耄且瞽也,不敢从。因此渐病狂惑,群医咸谓神志不足,广投热补之药,愈服愈剧
  • 遗精
    遗精
    遗精是中医古籍《回春录》的一篇,摘要:少年,骤患遗精,数日后,形肉大脱。连服滋阴涩精之药,如水投石。孟英与桂枝汤加(高丽)参、(黄)、龙(骨)、牡(蛎),服下即效,匝月而瘳。屠某,患梦遗,久治不愈。耳出脓水,目泪难开,肩胁胸背酸疼,微有寒热,食减神疲。孟英察脉,左弦数,右虚软,以∶三才(汤)封髓(丹)加龙(骨)、牡(蛎)、黄、丹(皮)、(山)栀、菊(花),旬日而瘳。
  • 不寐
    不寐
    不寐是中医古籍《回春录》的一篇,摘要:伯元分司,患烦躁不眠。医见其(舌)苔白也,投以温药,因而狂妄螈,多方不应。孟英视之,左脉弦细而数,右软滑,乃阴虚之体,心火炽,肝风动,而痰盛于中也。先以∶犀(角)、羚(羊角)、桑(叶)、菊(花)熄其风;元参、丹皮、莲心、童溲清其火;(竹)茹、贝(母)、雪羹化其痰。两剂而安。随与∶“三甲”、二至(丸)、磁朱(丸)潜其阳,甘(草)、(小)麦、大枣缓其急;地黄、麦冬养其阴。渐次康复。邵竹鱼给谏,起居饮
  • 惊悸怔忡
    惊悸怔忡
    惊悸怔忡是中医古籍《回春录》的一篇,摘要:圃人,诣孟英泣请救命,诘其所以。云∶家住清泰门内马婆巷,因本年二月十五日卯刻,雷从地奋,火药局适当其冲,墙垣廨宇,一震泯然,虽不(未)伤人,而附近民房,撼摇如簸。其时妻在睡中惊醒,即觉气不舒畅。半载以来,渐至食减形瘦,神疲汛少。惟卧则其病如失,药治罔效。或疑邪祟所凭,祈祷压镇,亦属无灵,敢乞手援,幸无却焉。孟英许之,往见妇卧于榻,神色言动,固若无恙。诊毕,病患云∶君欲睹我之疾也(耶)?坐起,果即
  • 血证
    血证
    血证是中医古籍《回春录》的一篇,摘要:庆簪,年逾五十。素患痰嗽。乙酉秋在婺(地名),骤然吐血,势颇可危。孟英诊曰∶气虚而血无统摄也。虽向来咳嗽阴亏,阴药切不可服。然非格阳吐血,桂、附更为禁剂。乃以∶潞党参(炙黄)(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橘皮木瓜酒炒白芍药为方,五帖而安。继去甘草、木瓜,加熟地、黄黑驴皮胶、紫石英、麦冬、五味子、龙骨、牡蛎,熬膏服之,痊愈。亦不复发。后范旋里数年,以他疾终。歙人吴永言,于十年前读《论语》不撤姜食
.

历史趣闻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今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