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广东一带的太平军先后三次攻陷扬州,前两次,扬州城食物殆尽,饿死了许多人,百姓接受两次失陷的经验,传闻太平军就要到了,男人们就领着妻儿老小,纷纷逃离郊外,不敢做片刻的逗留。
有个老头儿却舍不得脱离,他有啥割舍不下的东西呢?
《清稗类钞》记载:“某翁服务鹾[cuó盐]局,家小康,先一日,送其眷避于乡,己又返里……”
某老翁在鹾局当差,“鹾局”便是后期的盐务局,古时候食盐专卖,在这里当差可谓肥差,因而,老翁家境殷实,饱暖不成问题。
太平军第三次攻城的前一天,老翁把家眷都送到乡下逃避战乱,然后单独回来扬州城。
老翁把金银细致柔软藏在瓦片下,余下的白银藏在了暗沟里。“翁平素好畜笼鸟,若百灵,若昼眉,若竹叶青等,咸驯而善鸣,爱之如拱璧……”
除了舍不得身外之财,老翁更舍不得几只鸟,他平常就以拎着笼子养鸟为乐事,养了百灵、昼眉、竹叶青等许多种类的鸟,长于鸣叫。
老翁整天享受着鸟儿们的独唱、小合唱、大合唱、抖音翻唱,醉心其间,不能自拔。
老翁也想找个当地逃避一下,回头望着一排排的鸟笼子,愈加“恋恋不能舍”,他思来想去,绞尽脑汁,累死了很多脑细胞,琢磨出一个“妙计”(其实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
老翁决议“弃其劣者,择佳禽而寘诸衷衣之间”,抛弃那些品相欠好的鸟,挑选几只品相极佳的鸟,藏在了自己的内衣内裤里边。
老翁“仓皇出门,举动多不便”,你想那内衣里藏着几只鸟,内裤里也藏着不止一只鸟,举动起来能便利吗?
加之鸟在里边叫个不停,老翁一路上不仅举动缓慢,还身心不得安宁,结果在半路上遇到几个太平军的战士。
战士问老翁:“你谁呀?大街上人都没了,咋就你敢在这儿瞎散步呢?说!你是从哪儿来的,要去哪里?”
老翁胡乱应对,让人一听便是在说谎。
老翁忧虑几只鸟被太平军战士发现,因而神色愈加紧张,目光闪烁不定,让人觉得他藏着什么隐秘。
几个战士置疑老翁是“清妖”,太平军把清廷的官吏统称为“清妖”。
战士所以对老翁的盘查愈加严厉了,老翁一向不肯说出自己终究从哪儿来,要去哪儿,最为忧虑的仍是身上藏着的那几只鸟被战士抢走。
战士大怒,把老翁绑缚起来,“持其胫而裂之,尸分为二”,分别捉住老翁的双足,生生将其扯成两半。
老翁凄惨地死去,“禽乃飞去,寇顾而大笑”。
内衣裤里边的鸟儿都飞向了天空,太平军战士看到这场景,这才意识到老头所藏的隐秘,本来便是这几只鸟,几个人不由得纵声狂笑起来,丢下老头的尸体,拂袖而去。
有个姓顾的人,传闻这件事之后,讥讽老翁说:“是真人不如鸟也,人之不可以有嗜好也,有如是乎!”
这可真是人不如鸟啊!为了几只鸟,连“绳命”都不顾,人不应该玩物丧志,游手好闲,不然的话,下场会很可悲,说的不便是这位玩鸟丧命的荒唐老头儿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