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是所有中国人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工程始于1958年。12年后,在中国科学院5000多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它终于实现了“太空旅行”。
在资源稀缺的时候,开发卫星的困难以及所消耗的时间和人力是显而易见的。今天,中国的航空航天力量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除了技术创新,人造卫星的发展现在无疑是中国太空工作者的一个便利工具。
然而,无论效率有多高,科学家开发卫星也是一个问题。你能想象一个18岁的孩子在制造卫星吗?起初我无法相信,直到一个名叫里夫特沙鲁克的印度男孩出现。
说到亚洲最聪明的人,印度和中国一直是全世界争论的焦点。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印度贫富差距巨大,但其种姓制度仍受到批评。但是他们的天才神童真是多如牛毛。目前,印度人在美国顶尖理工科大学中的比例甚至超过了中国人。显然,我们邻居的智商并不低。
里夫特·沙鲁克就是这样一个印度神童。他出生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一个高种姓家庭,他的家庭条件相当优越。从很小的时候起,他的父亲就对里夫特·沙鲁克寄予厚望,甚至以印度前总统的名字给他命名。然而,RifathSharook并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和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里夫特·沙鲁克特别喜欢“0+空间飞行”,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学晦涩的“0+知识”。2017年,18岁的他参加了美国宇航局组织的校园飞行空竞赛。凭借自己设计的“世界上最小的卫星”,长、宽、高只有4厘米,质量只有64克,莎朗·ok一举从86000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
尽管里夫特·沙鲁克的卫星非常小,但它的功能一点也不小。它可以记录温度、辐射和磁场大气的变化,与普通卫星相当。为了奖励赢得冠军的里夫特·沙鲁克,美国宇航局真的把他的“最小的卫星”也送去了空。
那么,建造“世界上最小的卫星”的18岁印度天才的情况如何呢?赢得冠军后,RifathSharook很快成为印度家喻户晓的名字。同时,印度政府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不仅获得了印度首席科学家的称号,还被印度太空部聘为最年轻的研究员。
今天,里夫特·沙鲁克仍然活跃在印度科学研究的前线。他已经成为一个由18名成员组成的研究团队的领导者,专门从事火箭回收研究,并且已经成为所有印度父母眼中优秀儿童的代表。
我不得不说,它也已经18岁了。我们的大多数孩子仍在为高考做准备。印度的里夫特·沙鲁克已经成为一名国家科学家。如此开放的生活真的很艰难。作者相信,作为一个有前途的年轻人,里夫特·沙鲁克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就。读者们,你们怎么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