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能像宇宙一样长寿,因为宇宙的“死亡”不同于人类的“死亡”。
人类的灭绝
与宇宙相比,人类太虚弱了,有太多的原因可以导致人类灭绝。
太阳
人类的生存受到能源的限制,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我们知道太阳不是永恒的,但它会在50亿年后闪烁氦,然后变成白矮星慢慢冷却。在电影《漫游地球》中,人类之所以启动“漫游地球”计划,是因为在太阳的氦闪之后,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事实上,早在太阳出现氦闪之前,地球就不再适合生物生存。这是因为当核聚变发生时,太阳失去了一些能量。当更多的能量损失时,太阳的重力会逐渐膨胀,而不会束缚核聚变反应,导致地球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当地球温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植物将无法生存。
我们知道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人类和其他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从植物中获取能量。如果植物不能在地球上生存,那么人类也将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环境
如果你更多地了解地球的历史,你就会知道地球的环境绝不是为人类特别准备的。虽然今天的地球非常适合人类生存,但只要地球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人类就会在地球上灭绝。
例如,在大冰期,地球的大部分将被冰雪覆盖。当温度很低时,地球上的大多数植物要么冻死,要么生长缓慢,因此动物产生的能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从而导致人类灭绝。
事实上,地球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其中两次导致了生物的灭绝。人类能否战胜这场灾难取决于人类科技是否发达。
事实上,大冰期只是地球环境的一个因素,其他因素如气温上升和氧含量变化都会影响人类的生存。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导致人类灭绝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这些因素不会导致宇宙的灭绝,而且宇宙的寿命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
宇宙的死亡
在19世纪之前,人类不相信宇宙有起点和终点,但是相信宇宙是静止的,昨天是什么样子,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甚至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这样认为的。
因为这个原因,爱因斯坦甚至在他的相对论中增加了一个宇宙常数,因为如果不增加宇宙常数,就会得到一个动态的宇宙。
然而,哈勃通过望远镜发现,遥远的星系已经经历了红移,这意味着这些天体远离地球,离地球越远,红移越快。
尽管哈勃拒绝解释这一发现,但敏锐的科学家已经知道宇宙正在膨胀,也就是说,是一个动态的宇宙。勒迈特神父认为,如果相对论中的宇宙常数选择合理,宇宙膨胀的速率就可以得到。
既然宇宙在膨胀,那么回到过去,宇宙可能起源于温度无限高、能量无限的地方。后世称这一点为奇点。
宇宙的尽头
既然宇宙有一个开始,宇宙就有可能有一个结束。至于宇宙的终结,科学家认为有四种情况。
大挤压:如果重力最终在宇宙中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宇宙最终将在重力的作用下停止膨胀,但会开始收缩,甚至挤压到某一点。这时,宇宙中的恒星、物质、粒子等将被毁灭,宇宙将到达终点。
大反弹:科学家们认为,如果宇宙在重力的作用下最终压缩成一个奇点,由于其高温和高能量,奇点可能会导致大爆炸。换句话说,宇宙可能会重新开始。
循环理论:如果宇宙将重新开始,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宇宙将继续爆炸,收缩,然后爆炸,收缩,打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宇宙。
大撕裂:如果引力在宇宙中不占主导地位,而是一直膨胀,那么最终所有的天体、物质、粒子等都会膨胀。会被撕裂,然后宇宙会在这个时候结束。
除了上述四种情况之外,事实上还有一种热沉默理论,它是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就像大泪珠一样,它属于冷死的范畴,但是热沉默理论描述宇宙最终会在所有地方有相同的温度。没有热传递,就不会有信息传递,也不会有沉默。
然而,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类都不能像宇宙一样长寿,甚至人类存在的时间对宇宙来说也是一种漂浮的生命。在宇宙的眼里,个人只是沧海一粟。
摘要
人类不能与宇宙同生共死,因为人类对环境的要求如此之高,当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巨大变化时,都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