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最早出现在2.4亿年前的三叠纪,是地球上第一代霸主,统治地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
毫不奇怪,物种的诞生和消失是生物进化的自然规律。然而,这样一个庞大而占统治地位的家族,连同许多其他物种,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就灭绝了,这是值得怀疑的。根据真实的证据,科学家提出了恐龙灭绝的假说。
小行星撞击地球
中国古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李阳带领一个团队在6534.8万年前的赤霞珠陨石坑的K-T线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稀有元素铱,其含量是正常含量的232倍。这种高浓度的铱只能存在于太空的陨石中。
因此,科学家推测,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坠入中美洲水域。海水迅速蒸发,蒸汽喷射到几万米的高度空。之后,汹涌的海啸冲走了降落场的一切。海啸引发了火山爆发。一连串的自然灾害,如恐龙和其他生物被完全掩埋。
气温骤降表明
约格·法尔教授指出,6000万年前,地球陷入了宇宙粒子流的强大“风暴”之中。地球大气层中的粒子数量激增了数百倍,导致了厚厚的云层、频繁的降雨和温度的突然下降。
科学家称,恐龙缺乏抵御寒冷的皮毛,而且它们的身体大多相对较大,因此很难找到躲避寒冷的洞穴。同时,温度也极大地影响了恐龙的繁殖。因为,在白垩纪晚期,恐龙蛋往往有更薄的蛋壳和更少的毛孔。
洪水死亡理论
山东诸城有一条化石走廊,由成千上万的恐龙化石组成。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王海军说,动物死后没有及时埋葬,骨骼被水流等外力分开。
由于山东诸城的沿海水域地势较低,科学家推测,在白垩纪期间,发生了一场大洪水,淹没并掩埋了大面积的恐龙。
内蒙古二连浩特晚白垩世鸭嘴龙化石群、云南禄丰川街恐龙化石群、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被子植物中毒理论
一些研究人员在四川出土的一批恐龙骨骼化石中发现了砷、钡、铬、铀等有毒元素,其含量比现代生物的正常含量高出数百甚至数千倍。因此,一些科学家推测恐龙可能死于慢性中毒。
恐龙时代结束时,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被大量含有毒素的被子植物所取代。在吃被子植物的同时,巨大的恐龙体内的毒素也在增加。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恐龙中毒了。食肉恐龙也死于食用有毒动物。
然而,假设毕竟是一种假设,接近真理并不意味着真理。毕竟,没有人知道真相是什么。你认为恐龙灭绝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