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健(北京天文馆)
尼古拉·特斯拉是一名机械和电气工程科学家。他曾经夸口说:“如果我愿意,我可以把地球分成两半!”如果地球可以分成两半,它会变成两个“大碗”吗?就像下图中的“裂苹果石”一样。
一切都是有形的:
电磁力是不可缺少的。
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固体、液体和气体。固体的形状虽然奇怪,但总是确定的。固态分子通过电磁力形成化学键。分子间的距离很小,电磁力很大。分子不能自由运动,所以固体有一定的形状。
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长得多,并且分子之间的电磁引力较小,因此分子相对自由地移动,并且可能不在固定的位置,因此液体不具有固定的形状。
例如,如果我们试图消除地球引力的影响,让液滴在太空的失重状态下自由下落,表面张力会使液滴看起来完美地呈球形。这是因为当形状为球形时,液滴的表面势能最小,当势能最小时,系统最稳定,这就是“最小势能原理”。它是许多物理现象背后的“主谋”。
一切都是相连的:
重力无处不在
除了电磁力,宇宙中还有一种无所不在的力,那就是万有引力。但是对于岩石和水滴来说,电磁力比重力强得多。引力随着物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电磁力只与电量有关,与质量无关。要破坏化学键,所需能量约为10 (-20)至10 (-18)焦耳。假设有一块石头,边长10厘米,密度3克/立方厘米,总质量3公斤,没有外力,里面的分子通过电磁力形成化学键。要破坏这些化学键,所施加的力约为10 8牛顿/平方米。接近这个值的力会使石头变形甚至裂开。
另一方面,只要有质量,就会有万有引力,所以这块小石头里的每个分子都会吸引其他分子。当我们打破化学键,把石头分解成分子时,如果我们想把它们分散开,我们必须克服它们之间的引力。
力量跷跷板:
石头竞技场
电磁力和万有引力像拔河一样在石头中搏斗,但是对于这个10平方厘米的小石头,每个分子的自引力比电磁力小得多,所以石头不可能明显变形。
如果石头的大小增加到10公里,会怎么样?质量的增加会使分子的平均自引力势能增加到10 (-25)焦耳,但电磁力不会随质量而改变。现在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但仍有差距。它仍然可以保持立方体的形状。
但是如果它在地球上,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因为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将受到一种外力——地球对它的引力。随着地球引力的增加,岩石达到了拉伸极限。可以想象,这种大小的岩石不会稳定地存在于地球表面,会被地球引力撕成碎片。这也是为什么地球上没有一座山的高度超过10千米。
地球表面的最高点(珠穆朗玛峰)和
已知最低点的比较(马里亚纳海沟)
关羽标度:
重力主宰世界
如果岩石的质量继续增加到与地球相同的数量级(6× 10 24千克,半径6400千米),会发生什么?
这时,重力势能和化学键结合能之间的角度力的结果将被逆转。目前,这块巨石每个分子的平均自引力势能已经超过了化学键的结合能,远远高于岩石的拉伸极限。重力将战胜电磁力成为主宰,这块岩石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内到外被压碎。可能只有离表面3公里以内的部分可以保持完整,但它将不可避免地变形。
那么它会变成什么形状呢?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它会变成一个球。在这种尺度下,即使是坚硬的岩石在重力面前也像面团一样柔软,重力会把它“揉捏”成重力势能最小的形状——球体。由于高温和高压(地球有一个固体核心和一个液体外层核心,目前人们对此知之甚少),它的核心会电离并熔化,产生其他形式的力来与重力竞争。
当然,以上只是我们的意识形态实验。像地球一样大的天体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和漫长。从巨大的石块中直接“变形”是不可能的。
奇怪的形式:
宇宙中的小天体
在电磁力和重力的拉锯战中,结果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当硅酸盐天体的质量超过10.20千克(约为地球质量的1/10000)时,它们将因重力而形成接近球形的形状。密度较低的冰物体的临界质量将会较小。
天文观测也证实了这一点。小行星带的第四大恒星沈剑可能位于临界质量附近。它是一个包含大量水冰的天体,它的形状非常接近球形。然而,灶神星是一颗质量和密度都比它高的多岩石行星,尽管重力也试图使它呈球形,但它的形状仍然不规则。然而,小行星或彗星或只有几十公里尺度的原子核远非球形。耳语者2017年对太阳系的访问是“奥罗莫”,形状像雪茄。难怪有人称它为外星飞船。
行星形状:
经过一番努力,球终于赢了。
简而言之,重力不允许大质量的不规则天体存在。像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不是大的或完美的球体,表面有起伏(尽管与行星的半径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像土星和木星这样的气态巨行星没有固体表面,将会更加均匀,但是会受到另一个因素的影响,即旋转。旋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在赤道附近最大,在两极附近最小,在两极等于零。结果将是恒星的两极比赤道更平,变成椭圆形。木星和土星的旋转周期只有大约10个小时,它们的扁平形状非常明显。
有些人还认为,如果天体旋转得足够快,最终的形状可能不是椭圆形,而是环形,也就是像甜甜圈一样。因为环的势能可能低于椭球的势能,所以它也更稳定。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观察到这样的天体,这仍然只是理论上的推测。此外,从恒星、行星和卫星的形成过程来看,一大堆快速运动的物质能否顺利聚合可能是个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如果有一个力把地球分成两半,并把两个半球拉开(这至少需要2×10 ^ 30牛顿的力!),因为每个半球的质量仍然高达3× 10 24千克,比10 20千克大得多,它们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仍然会变成球形。也就是说,即使地球可以像西瓜一样被切成两半,它也只会变成两个球,而不是两个半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