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区未解之谜网

未解之谜与世界之最,猎奇文章

首页 >  世界奇闻 >  水纵有万千,只“一勺”可饮 !|世界气象日关注气候与水

水纵有万千,只“一勺”可饮 !|世界气象日关注气候与水

时间:2020-03-24 作者: 来源:51区未解之谜网 手机阅读
作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建华刘欢

一年一度的世界气象日(3月23日)已经到来,

今年的主题是“气候与水”

旨在引导人们审视新形势下气候与水的关系。


2 020世界气象日中文海报

提到“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从我们记事起,我们就收到了成千上万来自父母、亲戚和朋友的指示,其中"多喝热水"绝对是最好的。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水被认为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被誉为“生命之源、生产之必需、生态之本”然而,水和水资源在概念上是不同的,水不等于水资源。

199“一勺”的淡水、水、空气和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种基本物质。清洁饮用水和疫苗被认为是现代人类健康的两大赞助者。生物体内的水分含量为60% ~ 95%,因此可以说任何生物都离不开开水的滋养。

据估计,地球上的水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1%。根据目前全球人口76亿,相当于每人1.82亿吨水,总量并不丰富。然而,不幸的是,并非所有如此大量的水都是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水资源”。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对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通过自然水循环更新的、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可供人类社会使用的天然淡水。该引水资源主要来自河流、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

这些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大约7/100000!

有些人比喻说,“如果地球上的水可以装满一个大水箱,淡水只占一勺,而人类开发利用淡水资源只相当于一勺中的一滴水。”

资源不易更新

饮用水应来源于

虽然水资源可以在大气降水的补充下通过水循环过程得到恢复和更新,但不同淡水资源更新周期的周期有很大不同:大气中的水每8天更新一次,河流需要16天,地下水需要1400年

,根据联合国的“世界水资源评估计划”,在目前的用水强度下,到2030年,世界40%的水需求将无法满足因此,当我们拿一杯水喝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它是一种珍贵而有限的自然资源。

和根据中国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中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75亿立方米。其中,54%的降水被地表蒸发消耗,46%转化为水资源

从世界来看,中国水资源总量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约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中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国家。它用世界6%的水资源和9%的可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用水压力显而易见。

雨去哪里了?

受其纬度、季风气候、地形等条件的影响。中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从空间分布来看,中国水资源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多雨。6-9月径流占年径流总量的60% ~ 80%其中,根据夏季风的到来和控制时间,雨季越短,降水表现越集中在中国北方。

因此,东北、华北和内蒙古的降水集中在夏季,雨季较短。谚语“春雨贵如油,夏雨无处不在”反映了中国北方的春旱和夏季的涝灾。南部地区长期受夏季风影响,5月至10月降雨量大,雨季长。长江中下游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入梅雨季节。持续的降雨让人感慨,“雨打黄梅,45号没有太阳。”


提高用水效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水利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中国已建成近10万座水库,总库容近9000亿立方米,在防洪、发电、灌溉和供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总库容393亿立方米,相当于2800多个西湖。

此外,为缓解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中国先后规划实施了大量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入青等。,将水资源从富水区转移到缺水地区使用。


尽管中国在水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它仍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水问题突出的国家之一。

首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极端水文事件也在增加。2019年,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在内的中国南方发生了近40年来最严重的连续秋夏季干旱

其次,在中国,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效率低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的开发超过了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目前,中国正常年份缺水400亿至500亿立方米。华北和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水资源丰富,保护地下水的压力很大。中国东北地区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也即将出现。

此外,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问题突出据统计,全国19%的河流和75%的湖泊不符合水源水质标准,66%的地下水监测井水质较差或极差。近年来,水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江河湖泊中的鱼虾数量大幅减少。“黄河二尺鲤鱼”已经变得很难看了。2020年1月,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和“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的长江白鲟灭绝的消息引起了轰动,并让网民们深感悲痛。黄河和长江孕育了我们不断发展的中华文明。“大禹治水”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勇敢战斗。只有当有挑战时,才有前进的道路和奋斗的目标。我相信,在广大水利工作者和你、我、他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水资源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相关文章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堂吉诃德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堂吉诃德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堂吉诃德(全译插图本)》是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把邻村的一位农家女儿杜尔希尼亚作为他的意中人。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 把武器和自由交给敌人:世界战俘史
    把武器和自由交给敌人:世界战俘史
    《把武器和自由交给敌人:世界战俘史》内容简介:战俘,从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他们是一群卸下盔甲的人,一群失去自由、失去尊严的人,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灰暗角落,几乎没有人为他们书写一部宪整的历史。偶尔进入公众视野,也大都是为了满足众人的好奇心和八卦欲。他们总是和屠杀、血腥、酷刑、惊险、离奇等一些极端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并衍生出许多催人泪下的艺术品。例如电影等。看了这本书,你大概可以明白,"艺术源于生活"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甚至生活可能比艺术更精彩。
  • 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七千年古韵:埃及
    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七千年古韵:埃及
    作为《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七千年古韵:埃及》的作者我们分属两代人,先后在埃及工作了四五年,均竭力多方认知埃及这个伟大的国度,仍觉力有不逮,因为埃及文明长达七千年,埃及的古迹占全世界的六分之一。其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五千多年,五千多年王朝系斧凿刀刻,千真万确。
  • 当代世界奇异事件揭秘
    当代世界奇异事件揭秘
    《惊世奇闻--当代世界奇异事件揭秘》中披露的奇闻几乎都是在近年发生的,颇具新闻价值和史料价值,而且文章在绘声绘色纪实的同时,更着力揭开其震慑人心的神秘内核,让读者在享受视觉大餐的同时,知识与智力也与"事"俱进。
  • 百科大讲堂: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
    百科大讲堂: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
    《百科大讲堂: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为我们了解广漠无边的宇宙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让我们对美丽宇宙产生无限的向往和期待。不仅浩瀚的宇宙有着无数的奥秘,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同样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奥秘,这些都让我们惊奇、痴迷。
  • 震惊世界的考古大揭秘
    震惊世界的考古大揭秘
    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有壮歌,有悲欢,有伟绩,有平凡,有灿烂,有浩劫。不足万年的文字记载,挂一漏十,珍贵稀少,使众多辉煌悄然逝去,无声无息,大量创造发明,丢失无记。而在沉睡的地下,却有完整的记述、真实的史书。本书讲述了世界考古的一些重大发现,一些千万年的完整历史通过逝者的诉说,领略更加雄浑壮美的伟大和平凡。
  • 乌鸦也会记仇吗:以及其他科学奇闻
    乌鸦也会记仇吗:以及其他科学奇闻
    《乌鸦也会记仇吗:以及其他科学奇闻》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17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国)卡尔·萨巴格 (Karl Sabbagh)。
  • 国家地理:奇闻大揭秘:阴魂不散
    国家地理:奇闻大揭秘:阴魂不散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魂吗?你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回来吗?你相信一些看起来十分诡异的事情吗?本片用摄影机记录下了这一切,并试图揭开这些神秘的事件
  • 天下奇闻大观:巧合惊险卷
    天下奇闻大观:巧合惊险卷
    《天下奇闻大观:巧合惊险卷》是2011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李伶伶、解荣荣。本书能让你能发掘出比普通百科更多、更令人惊叹的知识宝藏,还能学到实用、高效的学习方法。
  • 昆虫奇闻--捕食螨
    昆虫奇闻--捕食螨
    说起蜘蛛来,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提起螨类,有很多人就不太熟悉了。其实螨类与蜘蛛属于同一类,只不过螨类很小。最大的螨用肉眼看起来也只不过是一个小点,人们平时根本看不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清楚地看清它们的模样。
.

世界奇闻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今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