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文化中,都有大洪水的记载,如我国的大禹治水、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等。尽管后世逐渐神化了这些故事,我们也可以从模糊的话语中知道,人类文明的开始伴随着一场大洪水。现在我们熟悉了大禹治水的故事。然而,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洪水是如何发生的。今天,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大禹治水的经过,以及大禹为什么要靠治水的功勋来建设国家。1982年,科学家在青海省东部的民和县发现了一处遗址。根据这个地名,科学家把它们命名为拉嘉遗址
9年,中国考古学家开始对该遗址进行研究和发掘。碳年代测定表明,该遗址属于约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
与其他文物的不同之处在于,遗址的化石结构非常完整,就像在庞贝出土的化石一样,人类可以从石头上直接看到自己垂死的动作,所以遗址也被称为“东方庞贝”科学家在喇家遗址出土了25块骨头,其中14块在同一个房间里。从化石中可以看出,在死亡来临之前,其中一个成年人紧紧地将孩子抱在怀里。
在考古学中,如果一个地区发掘出许多骨骼,而且有不同年龄的男人和女人,那么这个地方的人很可能会死于突发的灾难。
拉嘉网站也不例外。科学家在这些骨头和它们周围的容器上发现了大量的红色粘土。粘土是碱性的,富含钙,是河流携带的土壤。
更巧合的是,拉家遗址位于黄河边上,所以有人推测是不是当地的降水造成了黄河的洪水,我们必须知道,在人类历史上,黄河洪水造成的灾害时有发生。
但是考古学家不这么认为,因为拉贾遗址比当时的黄河高出21米,即使是暴雨,它也能给他们足够的时间逃跑,而不是在瞬间死去。
后来,考古学家在离拉嘉遗址不远的岩壁上发现了一些裂缝,这些裂缝中也填满了红粘土。基于这一发现,考古学家推测当时该地区发生了大规模地震,现场的人们直接死于地震。
但是他们为什么包裹来自河流的红粘土?
这是因为每次地震发生时,山体的崩塌都会阻止河流形成堰塞湖。如果堰塞湖没有及时清理,当堰塞湖中的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堰塞湖就会冲破堰塞湖,冲向下游。
堰塞湖引发的洪水比降水引发的洪水危害更大。
的科学家推测当时华夏地区发生了大地震,导致黄河上游堰塞湖的形成。随着黄河的断流,堰塞湖的水位继续上升。
(堰塞湖位置)堰塞湖
阻断黄河水流6-9个月。堰塞湖的水位远远超过了黄河的水位。下面的虚线可能是当时堰塞湖的水位。
最后,决堤的湖水以每秒30万至50万立方米的流速冲向下游。这个数字有多可怕?20世纪以来,人类经历的最大洪水发生在1975年的河南,被称为河南特大洪水。这场灾难直接导致26,000人死亡。然而,科学家分析认为,大禹治水可能达到河南省特大洪水的10倍以上。
地震,加上地震造成的堰塞湖,引发了一场酝酿已久的特大洪水灾害,直接淹没了高海拔的拉家遗址,使得这些在地震中死去的穷人在死后又经历了一场大洪水。
2007,经过对当地地质的研究,吴庆龙确认这是古代一次大洪水的沉积物吴庆龙说,这种规模的洪水是非常罕见的。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大的洪水。我们推断这应该是大禹控制的洪水。
洪水的影响
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元前1920年的大洪水支持了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和夏王朝的存在》的文章文章
不仅证实了大禹治水的存在,而且也证实了夏代的存在,认为夏代是因洪水而建立的。
虽然我们常说我们的文明在中国有5000年或更早,但夏朝的存在一直有争议,因为没有考古证据支持它的存在。
但是《科学》杂志发表的这篇文章说,由于严重的水灾,黄河中下游人民的生活空间不断缩小,许多宗族不得不团结起来,集中力量进行统计和分配,尊重一个人来指导治水,因此,鲧和于当选。
大禹治水成功后,赢得了各大部落的信任和欢迎。他没有放弃这些部落在非常时期授予他的权力,而是集中力量建立了夏朝。然而,后来一些科学家对大禹治水的成功表示怀疑,因为洪水太大,仅靠疏浚无法缓解大多数现代科学家认为,大禹治水的成功可能是由于他接手治水工作后,气候逐渐变暖,洪水逐渐消失。
关于大禹治水,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真相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期待更多的考古证据让我们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相,因为大禹治水在某种程度上是大自然赐予中国人民的桂冠,使我们从现在起成为一个整体,并延续到今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