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区未解之谜网

未解之谜与世界之最,猎奇文章

首页 >  世界奇闻 >  为什么宋朝还没有收归燕云十六国,朱元璋却收归燕云?

为什么宋朝还没有收归燕云十六国,朱元璋却收归燕云?

时间:2019-07-19 作者: 来源:51区未解之谜网 手机阅读

自古以来,土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资源,在现代,国土是绝对不允许侵犯的。

但是在古代,却总能碰到有些朝代因为自身能力不够割地求和,或者以土地为条件请求其他国家的协助,就比入石敬瑭,为了求契丹的协助,将燕云十六州拱手送出,此后宋朝花费数百年,都没能把这块土地个收回来,然而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只用了一年就收回来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燕云十六州,一个让两宋臣民念兹在兹的地方!

燕云十六州,即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云州、儒州、妫州、武州、新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

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再加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

虽然燕云十六州的面积并不大,但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地图上看,燕云十六州接壤于北方与南方之间,相当于一道天然的地理缓冲地带。中原王朝拥有燕云十六州,就等于一把铁链锁了北方门户;如果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就等于打开北方门户,任凭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

幸运的是,在五代十国之前,燕云十六州一直在中原王朝手里。不幸的是,936年,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建立了后晋王朝。契丹的兵不是那么好借的,石敬瑭付出的代价就是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石敬瑭轻轻松松一挥手,送走了燕云十六州,却让中原民众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下,遭受了长达300多年的侵扰。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

从那一天开始,宋朝就开始了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努力。可是,契丹不是那么好惹的。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唐朝时就不断给唐朝找麻烦。到了五代十国,契丹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建立了国家,即后来的辽国,进入发展的巅峰状态。当赵匡胤建立宋朝时,辽国已经是一个幅员辽阔、军力强盛的大国了。

有道是“唐宗宋祖”,赵匡胤是中国古代少数称得上“雄才大略”的帝王之一。他在世之际,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启动了统一之战,先后扫荡了荆、湖地区,灭掉了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对于辽国,赵匡胤没有轻举妄动,而是部署了重兵于东北边境,严加防范。

还没等赵匡胤打响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战,他就意外去世了。收回燕云十六州的任务,交给了宋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继位后,首先征伐北汉——北汉是辽国的邻居。辽国不会坐视北汉的灭亡,派兵数万援助北汉。风头正劲的宋军打败了辽国援军,灭掉了北汉。

打败辽国援军,让赵光义信心倍增。因此,他在灭掉北汉之后趁热打铁,御驾亲征北伐辽国。宋朝军队是疲惫之师,又是深入辽国腹地,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据优势,但胜利的天平一度倒向宋军。宋军进展顺利,所到之处,军民望风而降,幽州百姓更是“以牛酒迎犒王师”。

遗憾的是,在关键性的高梁河之战中,宋军败北,北伐功败垂成。在混战中,赵光义中箭受伤,不得不撤离战场,乘一辆驴车逃走。两年后,赵光义因箭伤发作去世。

这次北伐,是宋朝离燕云十六州最近的一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顺便说一句,1122年,北宋与金国签订著名的“海上之盟”,约定一同出兵灭掉辽国。灭掉辽国后,金国将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还给北宋。可是,北宋君臣还沉浸在收复国土的喜悦中,金国就挥师南下,一鼓作气灭了北宋。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

400多年后的1356年,朱元璋在集庆(今南京市)建立了江南政权,并先后扫荡了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等割据力量。随后,朱元璋着手准备北伐事宜,打算收回包括燕云十六州在内的中原国土。

1367年,朱元璋命令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率领25万人打响北伐之战。北伐军按照朱元璋提出的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的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攻占了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市),将蒙古贵族赶回大漠,宣告了元朝统治的结束。

燕云十六州终于被收回来,回到中原王朝的怀抱。

“过河,过河,过河!”“杀贼,杀贼,杀贼!”……宋朝历史上不绝如缕的悲愤绝唱,终成绝响。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朱元璋就完成了宋朝人300多年都无法实现的任务,顺利收回燕云十六州,自有原因。

一是宋朝的不幸。宋朝立国300余年,强敌四围。辽国、金国、元朝,个个都是不好惹的主儿。就连西夏这种默默无闻的角色,也能经常侵扰辽国和北宋,在他们身上咬上几口。到了后来,宋朝偏安于江南,连自身生存都成问题,被金国和元朝追赶着打,更谈不上收回燕云十六州这种奢望了。

二是明朝的幸运。到了元朝末年,蒙古人已经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战斗力一代不如一代,完全没有当年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马背上四处征战的风采。而明朝军队正处于上升阶段,北伐军主帅和副帅徐达、常遇春,本身就是英勇善战的老将,再配上一个强大的军师智囊团,加上一帮精力旺盛、能征善战的将领,自然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元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时间并不长,但元朝统治者的残暴,早就让中原民众不堪忍受,纷纷揭竿而起,迎接明朝“王师”,加入北伐队伍。因此,徐达只带了25万人马,打了几场仗后,军队数量不减反增。

另外,元朝统治时期,皇族内部还经常发生严重内讧,争权夺利相当激烈。从1295年至1368年,短短70年间,元朝走马灯似的,产生了10位皇帝。如此频繁的帝王更迭,无休无止的内部争斗,使得元朝耗尽了精力和资源,像一个庞然大物,被人轻轻一推,就会轰然而倒。

相关文章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堂吉诃德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堂吉诃德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堂吉诃德(全译插图本)》是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把邻村的一位农家女儿杜尔希尼亚作为他的意中人。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 把武器和自由交给敌人:世界战俘史
    把武器和自由交给敌人:世界战俘史
    《把武器和自由交给敌人:世界战俘史》内容简介:战俘,从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他们是一群卸下盔甲的人,一群失去自由、失去尊严的人,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灰暗角落,几乎没有人为他们书写一部宪整的历史。偶尔进入公众视野,也大都是为了满足众人的好奇心和八卦欲。他们总是和屠杀、血腥、酷刑、惊险、离奇等一些极端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并衍生出许多催人泪下的艺术品。例如电影等。看了这本书,你大概可以明白,"艺术源于生活"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甚至生活可能比艺术更精彩。
  • 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七千年古韵:埃及
    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七千年古韵:埃及
    作为《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七千年古韵:埃及》的作者我们分属两代人,先后在埃及工作了四五年,均竭力多方认知埃及这个伟大的国度,仍觉力有不逮,因为埃及文明长达七千年,埃及的古迹占全世界的六分之一。其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五千多年,五千多年王朝系斧凿刀刻,千真万确。
  • 当代世界奇异事件揭秘
    当代世界奇异事件揭秘
    《惊世奇闻--当代世界奇异事件揭秘》中披露的奇闻几乎都是在近年发生的,颇具新闻价值和史料价值,而且文章在绘声绘色纪实的同时,更着力揭开其震慑人心的神秘内核,让读者在享受视觉大餐的同时,知识与智力也与"事"俱进。
  • 百科大讲堂: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
    百科大讲堂: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
    《百科大讲堂: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为我们了解广漠无边的宇宙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让我们对美丽宇宙产生无限的向往和期待。不仅浩瀚的宇宙有着无数的奥秘,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同样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奥秘,这些都让我们惊奇、痴迷。
  • 震惊世界的考古大揭秘
    震惊世界的考古大揭秘
    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有壮歌,有悲欢,有伟绩,有平凡,有灿烂,有浩劫。不足万年的文字记载,挂一漏十,珍贵稀少,使众多辉煌悄然逝去,无声无息,大量创造发明,丢失无记。而在沉睡的地下,却有完整的记述、真实的史书。本书讲述了世界考古的一些重大发现,一些千万年的完整历史通过逝者的诉说,领略更加雄浑壮美的伟大和平凡。
  • 乌鸦也会记仇吗:以及其他科学奇闻
    乌鸦也会记仇吗:以及其他科学奇闻
    《乌鸦也会记仇吗:以及其他科学奇闻》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17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国)卡尔·萨巴格 (Karl Sabbagh)。
  • 国家地理:奇闻大揭秘:阴魂不散
    国家地理:奇闻大揭秘:阴魂不散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魂吗?你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回来吗?你相信一些看起来十分诡异的事情吗?本片用摄影机记录下了这一切,并试图揭开这些神秘的事件
  • 天下奇闻大观:巧合惊险卷
    天下奇闻大观:巧合惊险卷
    《天下奇闻大观:巧合惊险卷》是2011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李伶伶、解荣荣。本书能让你能发掘出比普通百科更多、更令人惊叹的知识宝藏,还能学到实用、高效的学习方法。
  • 昆虫奇闻--捕食螨
    昆虫奇闻--捕食螨
    说起蜘蛛来,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提起螨类,有很多人就不太熟悉了。其实螨类与蜘蛛属于同一类,只不过螨类很小。最大的螨用肉眼看起来也只不过是一个小点,人们平时根本看不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清楚地看清它们的模样。
.

世界奇闻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今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