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区未解之谜网

未解之谜与世界之最,猎奇文章

首页 >  世界奇闻 >  哪个城市是十朝古都?然而,这十个古都却难以完成统一大业

哪个城市是十朝古都?然而,这十个古都却难以完成统一大业

时间:2019-03-27 作者: 来源:51区未解之谜网 手机阅读

南京被称为十朝古都或十朝都会,在古代曾是十个王朝的都城。

但这些王朝大部分都是割据一方的政权,并没有完成全国的统一。

实际上南京在古代的地理位置算上不上很好,同西安、开封、北京等地相比有些太靠西了。而且想要同意中原,肯定需要把都城建在一个比较靠中间的位置,所以南京一直不是统一王朝的都城所选。南京产业发达,经济是他们的优势,但在古代,南京位置太靠北方蒙古,并不是一个好的都城选址。

南京:钟山龙蟠,石头虎踞

打开地图,就可以看出长江在安徽省境内改变了流向。本来应该由西向东奔向东海的江水,在这里由西南向东北流,三国时代所称的江东,就是在这里的东边一带。

长江改道的方向

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伐吴。在长江边上,望着吴将徐盛麾下的精锐之师,继承了曹操鸿志的曹丕却只能望江兴叹:「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未可图也」。长江,让纵横北方的骑兵在南方成了鸡肋。

南京周边,有两个著名的长江渡口。一个是瓜洲(今属江苏镇江、扬州一带),一个是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不过,北方人却很难渡过两个渡口。

瓜洲地区大大小小的沼泽湖泊星罗棋布,北边的骑兵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采石则是长江三大名矶之一,地形险要,水流湍急,无论是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进攻南京,还是从江北渡长江侧路迂回南京,采石都是绕不过去的重要据点。

南京、马鞍山(采石)、镇江(瓜洲)的地形图

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率大军南渡长江,在采石矶遭到南宋儒将虞允文的迎头痛击,使他立马吴山第一峰的野心彻底流产。元末陈友谅东征朱元璋,也必经太平府(大概是今天的芜湖马鞍山一带)。

当时太平守将花云和朱文逊凭借采石之险和太平之固拼死抵抗,才给朱元璋赢得了喘息的机会,得以在龙江—龙湾之战大败陈友谅,奠定了未来大明的基础。

除了长江,想要南征金陵的北方人还有一道阻碍,那就是群山。整个江东地区多山岗低地,南京也不例外。当年诸葛亮看了金陵的地形之后,不由得感慨:「金陵,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南京城东北临江有狮子山,有幕府山;西北有栖霞山;东南有方山;城南有牛首山,南京城恍如一个小盆地。每一座山相当于一把锁,而锁的钥匙就是山与山之间的交通要道。派一勇将据险而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南京无忧矣。

南京城内地形图

凭借群山一水,南京就成了整个东南最险要的地方之一。加上南京周围有苏州湖州两大粮仓,在此建都,割据一方不难。不过,想要在此基础之上成就一番帝业,那就很困难了。

泄金陵之王气:南京难成大一统王朝

历史上有诸多王朝、政权定都南京,从吴开始,有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也曾短暂定都于此。但是以南京为都的王朝很少有百年之运的,大多数是地方割据政权。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为什么南京很难成就大一统王朝?有人说这得怪楚威王和秦始皇。

据北宋史料记载,楚威王在兴兵伐越之后,夺取了今天的南京地区,然后在地下埋金以阵王气,这也是「金陵」的由来。

据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时,看到南京风水极佳,不免猜疑,加上旁边方士撺掇说这里会出天子,于是疑神疑鬼的秦始皇截断方山,贯穿淮水,导致金陵的王气外泄,难成大器。

传说不必当真。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高深。

一方面,南京作为首都的朝代大多数是魏晋之后。此前南方经济根本没有发展,荒无人烟,所以秦汉两朝不会考虑把首都定在长江以南。

随着东汉末年以来中原地区大乱,来自北方的士族纷纷拖家带口来到了南方,这才让这里的农业和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唐宋元清来说,开创者一般都起家于北方,不太可能以南京为首都。

唐朝长安宫殿

明朝首都定在南方其实有很大的不便,北方战意仍浓,蒙古虎视眈眈。

北方一旦发生战事,作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这种大事必定要交由中央做出决定。以当时落后的交通条件,位于数千里之外的南京朝廷很难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所以,天子守国门成了一个无奈的选择。

近代以后,北面的威胁逐渐减小,从海上侵略而来的异族威胁却大大增大。从东海沿岸到南京,这一片土地战略纵深小,地势起伏不大。相比于北京有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两大半岛拱卫,南京无险可守。

北京有两大半岛拱卫

于是,近代以来鲜有政权建都于此,即使建都在这里,也难逃被敌人攻破的命运。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就是最好的证明。

另一方面,偏安一隅的王朝建都南京,根本就摆脱不了南方王朝短命的噩梦。中国地势总体是北高南低,北伐就相当于仰着头进攻山上的敌人,十分难受。

北方地形平坦,适合大型骑兵兵团作战。南方地区温暖潮湿的气候和支离破碎的丘陵地形不适合养马,这让南方政权缺少了一把可进攻的利剑。

当年孙权就面临着北伐徐州和西取荆州的纠结之中,而吕蒙就劝诫孙权,吴国没有足够优秀的骑兵,所以即使打下徐州也守不了。

朱元璋能够北伐成功,也是因为掌握了用步兵克制骑兵的战术。明朝收复大都和徐达北出塞外,精锐的明朝步兵组成的方阵都是骑兵最好的帮手,就连蒙古骑兵都拿他们没办法。

既不占地形优势,又没有优秀骑兵,历史上南朝北伐鲜有成功者。

蒙古骑兵

在人不在险:霸业取决于谋略

帝业也好,霸业也罢,山川之险只能提供一个基本保证,真正成大事者靠的是权术、勇气和机遇。毕竟,长江再险,也有晋军降石头,隋师破建康,宋兵下江南。

孙皓、陈叔宝、李煜无法凭借长江之险固守一辈子,而朱元璋则凭借自己的谋略以应天为根据地,成功北伐,谋得天下。同样是南京,在昏君的手中可能是纸醉金迷,在枭雄的手中却是龙盘虎踞。

南京凤仪门

「天若有情天亦老」,洗尽历史铅华的南京今天显得格外宁静。现在一想到南京,大家更多想到的应该是鸭血粉丝汤和牛肉锅贴了吧。

相关文章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堂吉诃德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堂吉诃德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堂吉诃德(全译插图本)》是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把邻村的一位农家女儿杜尔希尼亚作为他的意中人。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 把武器和自由交给敌人:世界战俘史
    把武器和自由交给敌人:世界战俘史
    《把武器和自由交给敌人:世界战俘史》内容简介:战俘,从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他们是一群卸下盔甲的人,一群失去自由、失去尊严的人,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灰暗角落,几乎没有人为他们书写一部宪整的历史。偶尔进入公众视野,也大都是为了满足众人的好奇心和八卦欲。他们总是和屠杀、血腥、酷刑、惊险、离奇等一些极端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并衍生出许多催人泪下的艺术品。例如电影等。看了这本书,你大概可以明白,"艺术源于生活"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甚至生活可能比艺术更精彩。
  • 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七千年古韵:埃及
    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七千年古韵:埃及
    作为《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七千年古韵:埃及》的作者我们分属两代人,先后在埃及工作了四五年,均竭力多方认知埃及这个伟大的国度,仍觉力有不逮,因为埃及文明长达七千年,埃及的古迹占全世界的六分之一。其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五千多年,五千多年王朝系斧凿刀刻,千真万确。
  • 当代世界奇异事件揭秘
    当代世界奇异事件揭秘
    《惊世奇闻--当代世界奇异事件揭秘》中披露的奇闻几乎都是在近年发生的,颇具新闻价值和史料价值,而且文章在绘声绘色纪实的同时,更着力揭开其震慑人心的神秘内核,让读者在享受视觉大餐的同时,知识与智力也与"事"俱进。
  • 百科大讲堂: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
    百科大讲堂: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
    《百科大讲堂: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为我们了解广漠无边的宇宙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让我们对美丽宇宙产生无限的向往和期待。不仅浩瀚的宇宙有着无数的奥秘,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同样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奥秘,这些都让我们惊奇、痴迷。
  • 震惊世界的考古大揭秘
    震惊世界的考古大揭秘
    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有壮歌,有悲欢,有伟绩,有平凡,有灿烂,有浩劫。不足万年的文字记载,挂一漏十,珍贵稀少,使众多辉煌悄然逝去,无声无息,大量创造发明,丢失无记。而在沉睡的地下,却有完整的记述、真实的史书。本书讲述了世界考古的一些重大发现,一些千万年的完整历史通过逝者的诉说,领略更加雄浑壮美的伟大和平凡。
  • 乌鸦也会记仇吗:以及其他科学奇闻
    乌鸦也会记仇吗:以及其他科学奇闻
    《乌鸦也会记仇吗:以及其他科学奇闻》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17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国)卡尔·萨巴格 (Karl Sabbagh)。
  • 国家地理:奇闻大揭秘:阴魂不散
    国家地理:奇闻大揭秘:阴魂不散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魂吗?你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回来吗?你相信一些看起来十分诡异的事情吗?本片用摄影机记录下了这一切,并试图揭开这些神秘的事件
  • 天下奇闻大观:巧合惊险卷
    天下奇闻大观:巧合惊险卷
    《天下奇闻大观:巧合惊险卷》是2011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李伶伶、解荣荣。本书能让你能发掘出比普通百科更多、更令人惊叹的知识宝藏,还能学到实用、高效的学习方法。
  • 昆虫奇闻--捕食螨
    昆虫奇闻--捕食螨
    说起蜘蛛来,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提起螨类,有很多人就不太熟悉了。其实螨类与蜘蛛属于同一类,只不过螨类很小。最大的螨用肉眼看起来也只不过是一个小点,人们平时根本看不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清楚地看清它们的模样。
.

世界奇闻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今日最新